2022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4月18日)
1.(单选题)当一名记者让科学家用一句话描述他的研究时,科学家只能焦躁地问他:“科学的语言,你会多少?”科学家的________当然可以理解。当一位科学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项研究,并以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怎么可能让他把整个研究过程________为一句话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傲慢概括
B.烦恼精炼
C.不满浓缩
D.抱怨简约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科学家只能焦躁地问他‘科学的语言,你会多少?’”可知,科学家对记者的提问有不满意的情绪。C项“不满”指不满意,符合文意。A项“傲慢”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B项“烦恼”指烦闷苦恼;D项“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三者均不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C项“浓缩”指用一定的方法使物体中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加,体现出科学家花了数十年时间完成的研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概括:总括;简单扼要。精炼:除掉杂质,提取精华,使之纯净。简约:简略;节俭。
2.(单选题)大自然的________创造了光这个神奇的东西,因为光,我们能去感受这个斑斓的世界。光有着绚丽的色彩,而其中最为神奇的要属绿光了。尽管________的世界里到处都能看到绿色,但是植物的绿色属于反射光,植物本身并不是绿光源。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鬼斧神工五彩缤纷
B.巧夺天工五颜六色
C.天造地设万紫千红
D.匠心独运姹紫嫣红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修饰“大自然”。A项“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用于搭配“大自然”,符合文意。C项“天造地设”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与后文的“创造”重复,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B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D项“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二者均用于搭配“人工”“人的技艺”等,与“大自然”搭配不当,排除B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照应前文“斑斓的世界”且修饰“世界”。“斑斓”指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姹紫嫣红: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借以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3.(单选题)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了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最后变成了肿瘤细胞;而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因为细胞中具有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等机制,通常能够有效地修复基因突变,阻止基因突变的细胞继续分裂。但如果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它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叛变”为肿瘤细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B.正常细胞在某种条件下会转化为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形成跟基因突变的数量直接相关
D.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机制存在局限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肿瘤的生成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接着指出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最后,文段通过转折词“但”对前文“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进行转折,指出包含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逃脱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由此会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变为肿瘤细胞。文段重在强调基因突变的数量会影响肿瘤细胞的形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多种因素”表述不明确。B项:“某种条件”表述不明确。D项:缺少核心话题“肿瘤细胞的形成”。
4.(单选题)在讨论疫情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时,有人认为一些企业会________,一些行业会破茧成蝶。比如,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网络视频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医疗健康网络应用________,因此,可以说危机与风险中也蕴含着机遇。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振翅高飞方兴未艾
B.浴火重生蓬勃发展
C.脱胎换骨欣欣向荣
D.凤凰涅槃愈挫愈勇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有人认为一些企业会________,一些行业会破茧成蝶”可知,第一个空所填成语修饰“一些企业”,且表达语义应与“破茧成蝶”相近,表达一些企业在疫情影响下获得重生之意。A项“振翅高飞”比喻飞黄腾达,前程无量;C项“脱胎换骨”比喻重新做人。二者均不能和“破茧成蝶”构成语义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浴火重生”指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D项“凤凰涅槃”指凤凰在濒死的时候,欲火燃烧,向死而生,然后获得了重生,并且拥有了不死之身。二者均可表达在疫情危机下,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网络视频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医疗健康网络应用________”,可知第二个空所填成语修饰“医疗健康网络应用”,且应表达与“黄金时期”相近的语义。B项“蓬勃发展”指发展的势态很迅速,很积极,很向上。符合文意。D项“愈挫愈勇”指做事遇到很多困难,但仍然坚定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斗,屡败屡战,不被挫折吓倒。无法与“黄金时期”构成语义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欣欣向荣:草木长势繁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文段出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论员观察: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
5.(单选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我国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不断下降,但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成果显著。我国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由农户拥有的承包权派生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让第三方分享其经营权;二是土地经营权不流转,农户将田间作业环节托转给新的服务主体,形成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两种方式都形成了新条件下土地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共享,为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农业发展
B.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把握好尺度和范围
C.经营权共享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特征
D.农业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土地权属的制度创新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尽管……但”引出话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接下来并列列举了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主要方式。最后一句话总结了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即都形成了土地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共享。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作者意在说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特征是经营权共享。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归纳概括,符合作者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创新”表述不明确,没有提到“经营权共享”,且“促进农业发展”文段未提及。B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只是一种方式,表述片面。D项:“农业专业化”文段未提及,且“土地权属”与原文话题不一致。
文段出处:《人民要论: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6.(单选题)奥斯特洛夫斯基生活在一个光明为主而失误也极其严重的时代。他是一代热血青年的_______代表。他具有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在病残日益严重的岁月中的经历与表现,更多地显示出他个人的特质和魅力。他曾被_______乃至神化,也曾被贬低乃至_______。但他仍是他,那么纯朴、真实。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主要赞誉忘却
B.杰出拔高淡忘
C.突出表扬遗忘
D.卓越推崇忘记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填入词语后“乃至”为递进关联词,填入词语比“神化”语义略轻,且根据后文并列结构“也曾被贬低乃至……”可知,填入词语与“贬低”对应。A项“赞誉”指称赞;C项“表扬”指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A项和C项均语义程度过轻,排除。B项“拔高”指有意抬高某些人物或作品等的地位,语义较“神化”略轻,且与后文“贬低”相项对应,符合文意。D项“推崇”指十分推重,语义较“神化”略轻,但与后文“贬低”不能形成对应关系,不如B项,排除。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杰出”指(才能、成就)出众,与后文“他具有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更多地显示出他个人的特质和魅力”相对应,符合文意。第三空位于递减关联词“乃至”后,填入词语比“贬低”略重。“淡忘”指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语义较“贬低”略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突出: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忘却:忘记。遗忘:忘记。忘记:经历过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
7.(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动都是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不断聚集,城市的“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入,不过,如今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人才逐渐“下沉”的迹象日益明显。如果说过去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是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发展前景,那么现在二三线城市在这些方面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相应的人才流动多元化也开始出现。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城市“扩散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
B.一线城市避免人才流出的举措
C.人才“下沉”出现的具体原因
D.城市“聚集效应”出现的背景条件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一开始提到城市的“聚集效应”,即人才和资源流向大城市。转折之后,话题落到人才的“下沉”,即人才出现多元流动的迹象。故文段的话题落脚点为人才的“下沉”现象,下文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人才“下沉”出现的具体原因,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连锁反应”应该在解释清楚为何出现“扩散效应”后的内容。B项:“一线城市避免人才流出的举措”仅为应对人才“下沉”现象的一个层面,片面,且按照行文脉络,应该先谈原因,再谈对策。D项:论述的是模式转变前的“聚集效应”,话题不接。
文段出处:环球网《“人才下沉”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8.(单选题)无论是体长、体重或是综合进行考量,蓝鲸都无愧于现存最“大”的生物体。而生活在广袤的大洋中,蓝鲸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起自己沉重的体重,可以自在地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巡回
B.洄游
C.巡游
D.逡巡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最‘大’的生物体”、“生活在广袤的大洋中”、“自在地”可知,蓝鲸在大洋中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巡回”指按一定的路线、范围到各处进行活动,如巡回演出,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洄游”是指海洋中一些动物(主要是鱼类)因为产卵、觅食或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沿着一定路线有规律地往返迁移,文段中没有提及蓝鲸沿着一定的路线游动,排除。C项“巡游”是指来回游弋,既能照应文段中提到的蓝鲸体型大,也能体现“自在”游动的状态,符合文意。D项“逡巡”意思是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不符合蓝鲸在水里面游动的状态,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文段出处:果壳网《蓝鲸到底有多大呢?》
9.(单选题)对于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样本,科学家们的________工作可谓做到了家:专门兴建了一个月球物质回收和回归宇航员检疫实验室来接待这些“外星访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科学家利用月壤做实验时不会有任何危险的污染物或者未知的外星生命形式“逃脱”,从而避免________地球生态。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防范确保危及
B.保障保证影响
C.预防担保破坏
D.准备保护干扰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后的冒号说明下面的文段是解释性语句,后面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为避免进行试验的时候会对地球造成污染或者是危害,所填的词语有“避免”的意思。A项“防范”、C项“预防”具有这个含义,保留A项和C项。B项“保障”、D项“准备”无“避免某事发生”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语境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让科学实验不会出现问题”。A项“确保”指确实地保持或保证,符合文意。C项“担保”指表示负责,保证不出问题或一定办到,文段没有负责的意思,排除C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语境要表达的意思是避免对地球生态产生危险,“危及”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保证:担保做到。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影响: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破坏:使建筑物等损坏。干扰:扰乱,打扰。
10.(单选题)人体严密的免疫防御系统,会在细菌入侵时引起炎症反应,白细胞和大量“防御斗士”对病原体展开攻击,防御的一方通常会胜利。理论上讲,“刺激”消除后,炎症反应会逐渐消失,组织回到正常状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炎症依然会持续,这种低度炎症不像通常的炎症那样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存在,其更像人体内未被完全熄灭的“火苗”。机体通过炎症反应抵抗病原体的过程,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但是科学家发现,这种低度炎症会缩短生命,促进许多年龄相关性症状,如认知衰退、神经变性、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过,引起和维持这些变化的机制,目前尚不能明确。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
B.低度炎症的发生机制与影响
C.细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D.年龄相关性症状的研究现状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阅读文段前两句介绍了免疫防御系统会在细菌入侵时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逐渐消失,文段第三句“但”转折后,指出会存在特殊情况:“低度炎症”,之后均围绕“低度炎症”进行论述,即“低度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C项和D项都偏离“低度炎症”。B项符合文段主旨。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文段出处:《警惕慢性低度炎症的危害》
华图教育